coffee roasting -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ffee

烘焙:咖啡的轉變

咖啡烘焙是將生咖啡豆的物理和化學特性轉化為烘焙咖啡豆的過程。

咖啡烘焙的關鍵詞是轉化,而不是添加。這是因為咖啡烘焙是一個轉化生咖啡豆裏所含有化合物的過程,因此生咖啡豆裏不含有的化合物是不能被烘焙展現的。

考慮到這一點,對於咖啡烘焙來說,所使用的生咖啡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。您可以將生咖啡豆視為一種原料,將咖啡烘焙師視為廚師,將烘焙視爲烹飪。

在本文中,我們將介紹咖啡烘焙帶來的物理和化學變化的基本原理。

 

 

物理變化

生咖啡豆是“生”的;目標是通過烘焙將它轉成“熟”咖啡豆。

一般來說,烘焙時間越長,咖啡所受的熱量就越多,烘焙的深度也就越深。反之亦然。

烘焙時間或深度是由咖啡烘焙師決定,通常基於質量和生意決策。

當烘焙師決定結束烘焙過程時,會獲得所烘焙的咖啡豆為最終產品。

所烘焙的咖啡豆的最終顏色可以很好地指示烘焙階段。

烘焙階段從左到右,隨著咖啡烘焙的進行,咖啡豆的顏色會發生變化。

 

  1. Green Coffee Beans
    • 生的
    • 無物理或化學變化
    • 綠色
  2. Drying Phase
    • 約 165 °C (329 °F)
    • 豆子的水分蒸發了
    • 一系列化學反應被激活
    • 黃金色
  3. Cinnamon Roast / 第一爆
    • 約 196 °C (385 °F)
    • 第一爆,伴隨著“爆米花”聲
    • 豆子體積膨脹並釋放二氧化碳
    • 肉桂色
    • 啞光、乾燥表面,有銀皮
  4. New England Roast
    • 約 205 °C (401 °F)
    • 淺棕色
    • 啞光、乾燥表面,有銀皮
  5. American Roast
    • 約 210 °C (410 °F)
    • 棕色
    • 啞光、光滑表面、很少銀皮
  6. City Roast
    • 約 219 °C (426 °F)
    • 深棕色
    • 表面光滑,油少,銀皮極少
  7. Full City Roast / 第二爆
    • 約 225 °C (437 °F)
    • 第二爆,聲音更柔和
    • 豆子膨脹,釋放更多二氧化碳和煙霧
    • 黑巧克力的色調
    • 表面光滑,有油污
  8. Vienna Roast
    • 約 230 °C (446 °F)
    • 黑巧克力的色調
    • 表面光滑,有油污
  9. French Roast
    • 約 240 °C (464 °F)
    • 黑色
    • 表面光滑、有光澤、有油性
  10. Italian Roast
    • 約 245 °C (473 °F)
    • 黑色
    • 表面光滑、有光澤、有油性

 

在咖啡烘焙過程中,隨著溫度的升高,生咖啡豆發生轉變;最明顯的是顏色從綠色到黑色的逐漸變化。

通過達到一定的溫度範圍,烘焙階段被命名。關於烘焙名稱,這些標準確實因地而異,因此具有主觀性。儘管上面提供的烘焙名稱在咖啡行業中相當常見且廣泛傳播,例如 City Roast 、 Italian Roast 等。

在乾燥階段 (Drying Phase),由於在此溫度下會激活一系列化學反應,例如美拉德反應(Maillard reaction)、焦糖化(Caramelization)等,烘焙將開始散發出香味。這些化學反應將持續到烘焙過程結束。

烘焙過程中會產生壓力,對硬生咖啡豆施加壓力。當咖啡豆上的壓力最終過高時,豆子内部會經歷爆裂,這被稱為第一爆。咖啡豆在 Cinnamon Roast 時一爆,溫度約為 196 °C (385 °F)。這個過程是可以聽見的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,從此刻時起咖啡才被認為是已“烤熟的”。

在第一爆之後,咖啡豆的壓力再次增大,直到最終達到更高溫度下的另一次爆裂,稱為第二爆。第二爆發生在 Full City Roast,溫度約為 225 °C (437 °F)。這個過程也是可以聽到的。在此階段,咖啡豆的油脂開始從豆內遷移到豆外,並在此過程中釋放更多煙霧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,這是進入深烘焙領域的烘焙點。

 

此外,在整個咖啡烘焙過程中,咖啡豆會逐漸經歷水分流失和一系列化學反應,將乾物質轉化為揮發性氣體(香氣)。因此,烘焙咖啡豆的重量大約比生咖啡豆少了 15-22%。

同時,由於氣體行為,咖啡豆的體積膨脹。因此,烘焙後的咖啡豆體積增大 50-100%,因此多孔性更強、更易溶於水。

總而言之,烘焙程度越深,最終產品就越輕、越大、更多孔性和更水溶性。反之亦然。

 

 

化學變化

烘焙過程轉化生咖啡豆的化合物成分,產生香氣、味道和口感,從而改變整體風味。

在烘焙過程中,整體風味的變化是逐漸發生的;如此不斷地進行下去,直到烘焙師決定結束烘焙時,最終的整體風味就會被確定。

 

淺度烘焙

咖啡烘焙在 Cinnamon Roast 或 New England Roast 的烘焙階段結束。在這些烘焙範圍內,咖啡將展示更多的酶促風味特性enzymatic flavour properties)。這些是果香、花香和草本香的風味系列。淺度烘焙突出的酶促風味是由咖啡的品種、種植和處理階段先定的。烘焙只是通過化學反應將這些風味化合物前驅物轉化,而不是添加它們。因此,要輸出高品質的酶促風味,需要合適的品種、高質量的咖啡種植和處理,最後還需要烘焙師的技術。

 

中度烘焙

咖啡烘焙在 American Roast 或 City Roast 階段結束。在這些烘焙範圍內,咖啡的酶促風味特性逐漸下降,而糖褐變風味特性sugar browning flavour properties)顯著增加;這些是焦糖、巧克力和堅果的風味系列。糖褐變風味特性是在烘焙過程中通過優化兩個主要化學反應(即美拉德反應和焦糖化)而形成的。需要熟練的烘焙師才能正確地輸出這些糖褐變風味的品質。

 

深度烘焙

咖啡烘焙在 Full City 、Vienna 、 French 或 Italian Roasts 階段結束。在這些烘焙範圍內,幾乎沒有酶促風味特性殘留,糖褐變風味特性逐漸下降,而乾餾風味特性dry distillation flavour properties)急劇增加;這些是碳味、樹脂味、香料味和鮮味的風味系列。乾餾風味特性主要是在烘焙過程中通過熱解 (Pyrolysis)產生的,這是一種高溫下的化學反應,逐漸將有機化合物分解為碳。熟練的烘焙師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乾餾風味的輸出,從而獲得最佳的深度烘焙。

 

根據所使用的生咖啡豆以及咖啡烘培師的烘焙方式,體驗可能會有所不同。儘管如此,我們還是總結了下表;這些是定性描述,旨在作為一般準則。

咖啡烘焙解釋請放大閱讀或下載此表

 

簡而言之,淺度烘焙具有更多的咖啡原味、更高的酸度和更低的苦味;深度烘焙具有更多的烘焙風味、較低的酸度和較高的苦味。

那麼哪種烘培階段為最好呢?答案是主觀的,因此取決於咖啡飲用者。事實上,每種烘焙都有它的愛好者。從未嘗試過;永遠不會真正知道。所以嘗試看看您最喜歡哪一個。

對於咖啡烘焙師來說,哪種烘焙最具挑戰性?從烘焙的角度來看,深烘焙通常更難實現,因為烘焙時間更長,熱量更高,並且總體上需要控制的變數更多。最終,每種烘焙都有其不同的挑戰;這實際上取決於對生咖啡豆的了解程度和烘焙師的技能水平。

 

 

額外資訊

烘焙咖啡豆的保質期比生咖啡豆短;因此,咖啡通常保持在生咖啡豆的形式,並且只會在接近預期飲用期時進行烘焙。

咖啡因是一種非常熱穩定的化合物,熔點為 235 °C (455 °F) ,基本上不會因烘焙而改變。人們必須將咖啡烘焙到 French 或 Italian Roasts 的烘焙範圍,才能開始分解咖啡因。

本文僅關注烘焙對咖啡的轉變。有關化學反應、深入研究物理變化、如何烘焙等的專門烘焙文章將在未來發布。我們感謝您閱讀本文。

 

數據:
(PDF) 咖啡豆烘焙過程中物理特性的研究。高光譜圖像分析的應用(researchgate.net)
(PDF) 烘焙條件和咖啡風味:多項研究實證研究(researchgate.net)


返回

發表留言

請注意,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。